算力革命催生硬件新周期国睿信配
2025年全球AI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,数据中心、智能终端、自动驾驶等领域对高性能硬件的需求激增。
作为算力基础设施的核心载体,PCB(印制电路板)、CPO(光电共封装)、PET铜箔等细分赛道迎来技术迭代与需求爆发的双重机遇。
本文将从行业趋势、技术联动、公司布局三个维度,梳理算力硬件领域的投资逻辑,并附核心受益公司名单。为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。
**声明**:以下内容仅用于学术讨论和案例分析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。
一、行业趋势:算力硬件进入高景气周期
1.PCB:AI服务器驱动高端化升级
需求爆发:AI服务器PCB层数从传统12-16层跃升至20-28层,单机价值量提升至8000-10000美元,是传统服务器的数倍。
技术壁垒:高密度互连(HDI)、高频高速材料(如M6/M7)成为关键,国产化替代加速。
市场格局:中国PCB企业占据全球50%以上份额,但高端市场(如18层以上多层板、封装基板)仍依赖进口,技术突破空间巨大。
2.CPO:光电共封装重塑数据中心架构
技术优势:CPO将光模块与芯片集成,功耗降低50%-70%,带宽提升至1.6T以上,成为800G/1.6T交换机核心方案。
市场规模:2025年中国CPO市场规模达26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超30%,硅光技术成主流路径。
政策支持:“十四五”规划将CPO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,国家大基金二期重点扶持硅光芯片、先进封装等领域。
3.PET铜箔:锂电与电子双轮驱动
性能突破:PET铜箔以“铜-高分子-铜”结构替代传统电解铜箔,重量减轻25%-40%,能量密度提升5%-10%,安全性显著增强。
应用场景:锂电池集流体、高端电缆屏蔽层、5G基站等领域需求激增国睿信配,2025年新能源汽车PCB需求占比提升至20%。
成本优势:PET价格远低于阴极铜,量产后原材料成本优势将逐步显现。
二、技术联动:PCB+CPO+PET铜箔构建算力生态
1.PCB与CPO的协同进化
CPO模块需依托PCB安装,推动PCB向高密度、高频高速方向升级。
例如,沪电股份开发1.6T交换机PCB技术,适配英伟达GB200 GPU基板需求;生益科技供应英伟达CPO基板,订单规模达25亿元。
2.PET铜箔对PCB的赋能
PET铜箔的轻量化、高导电性特性,可降低PCB层间介质损耗,提升信号传输效率。
在高频高速PCB中,PET铜箔替代传统铜箔可减少信号干扰,适配5G、AI服务器等场景。
3.算力硬件的底层逻辑
算力硬件(CPU/GPU/FPGA)需通过PCB实现电气连接,CPO提升传输速率,PET铜箔优化材料性能,三者共同构建算力基础设施的“铁三角”。
三、公司布局:核心受益公司名单
1. PCB领域:高端化与产能扩张并行
生益电子:AI服务器PCB龙头,2025年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432%-471%,服务器销售占比提升至48.96%,客户涵盖亚马逊、Meta、谷歌。
沪电股份:全球PCB产值第二,英伟达GPU板主力供应商,投资43亿元扩产高端PCB,泰国工厂承接海外订单。
鹏鼎控股:全球PCB产值第一,苹果AI手机SLP主板独家供应商,淮安园区量产20层以上HDI板。
深南电路:封装基板国产化龙头,0.3mm超薄HDI板量产,应用于折叠屏手机。
2.CPO领域:光模块与硅光技术突破
中际旭创:全球光模块市占率第一,1.6T CPO方案送样英伟达,硅光混合封装技术降低功耗30%。
天孚通信:全球唯一量产FAU/AWG核心器件企业,CPO光引擎良率99.5%,深度绑定华为、英伟达。
光迅科技:硅光1.6T模块送样英伟达,自研光芯片自给率90%,功耗降低25%。
3.PET铜箔领域:材料革命与产业化推进
金安国纪:国内覆铜板行业前三,覆铜板产销数量同比上升,销售价格回升,2025年扣非净利同比增47-63倍。
铜冠铜箔:锂电铜箔极薄化领先,6μm铜箔出货量占比超80%,PET铜箔研发进度行业居前。
东山精密:投资10亿美元扩产高端PCB,收购索尔思光电切入光通信,实现“PCB+光通信”双轮驱动。
4.算力硬件综合公司
生益科技:全球覆铜板市占率超40%,独家供应英伟达GB200光连接基板,CPO基板业务毛利62.7%。
胜宏科技:70层高精密线路板量产,客户涵盖英伟达、AMD,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幅超360%。
算力硬件的黄金时代
2025年,PCB、CPO、PET铜箔三大赛道在AI算力需求的驱动下,正从技术突破走向规模化商用。
中国厂商凭借全产业链布局与成本优势,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,但高端市场仍需突破技术封锁。
投资者可围绕“高端化+国产化+技术联动”主线,挖掘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公司,分享算力革命的红利。
大家还想看什么领域的公司介绍,欢迎评论区告诉我。
风险提示: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和学习使用,信息来源于软件显示以及互联网公开数据国睿信配,相关个股并非推 荐,不作为买卖依据,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。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!
查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